·上半夜多與近事記憶有關
·下半夜多與遠事記憶有關
·黎明前的夢多不著邊際易被記憶
人為什么做夢?日前在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公眾論壇上,北京大學心理學院沈政教授指出:夢是人正常生理的一部分,夢是睡眠中無意識的心理活動,如果人被剝奪了做夢的權利,就會出現(xiàn)抑郁癥狀。
沈政說,人在睡眠中都會做夢,夢約占睡眠時間的1/4。有些夢在醒來時是有記憶的,但很多夢沒有留下記憶。
俗話說,日有所思,夜有所夢。其實,上半夜的夢境多與當日或近事記憶有關;下半夜的夢境多與遠事記憶有關;黎明前的夢多不著邊際,知覺成分偏多,這時的夢容易被記憶。
夢境與睡眠的環(huán)境有很大的相關性:當一個人睡眠時,如果在其頭部噴灑水霧,夢境中就會遇上大雨、河水、海洋;如果緩慢地轉(zhuǎn)動其小腿,夢境中就有可能墜入深淵或被追趕;如果將手或其他物體壓在前胸,會感覺恐懼、被追殺。
為什么是在睡眠時做夢呢?因為睡覺時人停止了行動,人體進入休整期,做夢并不代表睡眠質(zhì)量不好。做夢可以消除疲勞,休整身體;做夢可以對知識進行整理、分類與積累;睡夢還是頓悟與**的機會,歷史上有很多發(fā)明是在睡夢中頓悟發(fā)明的,做夢還可以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態(tài),將白天一些煩惱拋之腦后。睡眠質(zhì)量與人的健康有關,夢境影響人的精力和心情。
滬公網(wǎng)安備 31011002002624號